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突破,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,帶來更大范圍、更深層次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。與此同時,網絡攻擊和黑客入侵手段日益多樣化,網絡底層安全漏洞和惡意代碼持續暴露,對個人信息安全、企業數據安全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。當前階段,我國需加強
網絡安全建設,促進網絡安全產業健康發展,全面提升國家網絡安全防護水平。
東莞網絡安全公司整理了我國目前網絡安全行業的現狀。

1、網絡安全市場進入快速增長期
中國網絡安全市場起步晚,產業整體規模及增長幅度有限。近年來,在國家政策法規支持下,政府部門和機構加大在網絡安全上的投入,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帶動市場需求逐漸增強,為網絡安全產業規模提升注入新的驅動力。IDC數據顯示,2019年,全球網絡安全相關硬件、軟件、服務投資約為1066.3億美元;2019年至2023年,全球網絡安全相關支出復合年均增長率約9.44%;2023年,將達到1512.3億美元。2019年,中國網絡安全市場總體支出約為73.5億美元,政府、通信、金融仍是中國網絡安全市場前三大支出行業,占中國總體網絡安全市場份額的60%左右。2019年至2023年,中國網絡安全相關支出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5.1%,增速領跑全球,2023年,支出將達到179億美元。
2、行業集中度低
雖然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近年來快速發展,但是,產業總體規模仍然較小,在全球市場份額中占比不到10%。在市場規模有限的情況下,我國約有兩千余家網絡安全從業公司,產業競爭十分激烈。激烈的競爭并沒有造就強大的頭部企業,我國啟明星辰、天融信、綠盟科技等前五名網絡安全廠商的市場占有率合計為25%左右,低于全球市場的平均值44%,行業集中度低。從全球網絡安全市場看,美國占據網絡安全領域的主導地位,誕生了一批如思科、賽門鐵克、邁克菲和火眼等在內的網絡安全產品和服務提供商,其從業公司在市場規模、技術實力、產品性能和服務水平上遠遠領先國內企業,擁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。
3、網絡安全投入以及服務水平有待提升
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階段略為滯后,在整體網絡安全支出中,產品占比較大。2019年數據顯示,安全硬件在我國整體網絡安全支出中占比高達62.8%,安全軟件支出比例為16.7%,安全服務支出比例為20.5%,軟硬件產品占比約八成,而全球市場安全產品與安全服務占比幾乎對等。另外,我國網絡安全支出雖然一直在提升,但是,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發展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,網絡安全投入占信息化的比例依然偏低,不僅低于美國,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。據IDC 2017年統計數據顯示,中國安全市場占信息市場的比重為1.87%,美國為4.78%,全球平均占比為3.74%。
(本文來源:千家網)